郭玉屏,博士,3044永利译审,多年来致力于指导员工科研、竞赛和考研。她指导员工完成各类项目近20项,助力员工在省赛中摘金夺银,帮助近80名员工考上翻译类研究生。

开篇:时光里的温柔印记
郭老师收到过许多毕业礼物,但是有一个却与众不同,是来自2013级的白族学子杨光需,当他登上返乡列车时给郭老师发来信息:“真的就这样毕业了,对于每位老师来说,每年都会碰到很多很多优秀的员工,但对于我来说,郭老师您是我永远都会记住的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。真的感觉在大三那年改变了好多好多。唯一遗憾就是只有一年的上课时间。郭老师!再见!我相信我们的缘分还会继续。”这充满真情的话语比任何礼物都有温度。
郭老师的礼物箱里,员工亲笔书写的书法墨香犹存,线编的胸针还留着指尖的余温,茶杯上的“BestTeacher”是员工的真情告白,篆刻家家长亲手凿刻的印章里藏着家长对教师的高度认可。这些糅合着家庭温度与个人巧思的礼物,让教育的情感联结从课堂延伸至生活肌理,在一针一线、一笔一刻间显影出最质朴的育人真味。这些带着体温的手作物件,正用最质朴的方式诉说着:所谓师恩,从来不是毕业合影里的客套的微笑,而是那些被悄悄收藏的短信、跨越千里的探望。
故事篇:指尖上的温度
一、提灯引路,育梦成光
郭老师办公桌的显要位置,摆着2021级尹康妍同学的书法作品—“提灯引路,育梦成光”。黑色的字在金色宣纸和原木边框的映衬下,散发着墨韵幽香。看着这八个大字,康妍由“梦”变“光”的历程浮现在郭老师眼前。是口译训练营四年如一日的刻意练习,才有了省级奖项的辉煌;是每周组会的研讨碰撞,才有了国家级课题的成功;是暑假每天练台风、熬夜改讲稿,才有了“希望之星希语盛典”国家级演讲二等奖。这八个字的笔墨书写,彰显了学子的青春被恩师照亮。
二、线编胸针,经纬心意
郭老师有一枚别致的胸针,那是由2020级的柴一平同学亲手编制。一平在挑选线材时暗含巧思:用郭老师喜欢的淡绿色棉线,搭配白色和淡粉色丝线,缠绕出花叶花瓣和蕊。丝线里面金属丝弯成的弧线,和流畅的英语一样美。
当郭老师将胸针别在胸前,金属扣与线材摩擦的轻响,恰如课堂老师中肯的点评与员工思维碰撞的余韵。胸针上的一粒珍珠诠释着:在郭老师的引领下,一平经过上千小时的刻意训练,终于如愿考取浙江工商大学口译研究生。
三、金石篆刻,家长信任
2013级夏吉妮的爸爸是宁波小有名气的篆刻家。他送给郭老师的名章边款凿刻着“寿如金石,全家安康”,这独一无二的八个字深藏着夏家人对郭老师的浓浓祝福,跨越代际,让教育信任从校园延伸至家庭。
自从有了这枚印章,每每员工考研或者毕业,郭老师在给员工绘画鲤鱼跃龙门或者写诗寄语时,就会盖上它。敲在纸上的红色朱砂恰似教育在时光里留下的郑重落款。
四、英文叙事,茶杯记忆
“Best Teacher in the World”藏着2008级王梦梦同学的深情厚谊。杯子正面的图画里,黄色花丛中有一只红色邮筒,一个小女孩背靠着邮筒坐在地上在写信:“真的非常感谢您,让不敢梦想的我变得勇敢大胆。您不仅是我的老师,也是我的朋友,有时也像我的妈妈。还记得比赛前您给我缝袖子的事,真的很让我感动。希望能和您成为永远的朋友,您永远是我最爱的老师......”(工作10年后的梦梦在郭老师的鼓励下申研成功,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,她们的友谊还在继续。)
郭老师喜欢在春天里用这个茶杯泡上员工奶奶亲手采制的绿茶。茶叶在水中舒展起舞,郭老师引导员工以茶叶为题材写诗译诗,员工也悟出了茶叶在水中沉浮亦如人生。
五、携家同行,两代挚爱
2025年的五一假期,四辆车从浙江各地开往同一个地点—3044永利集团。2006级的四位姑娘带着老公和孩子们重返母校看望恩师。她们在阳明像前驻足;在上过《口译》课教室门口向里探望,找寻自己曾经的座位;在操场上与儿女嬉戏,一如从前。郭老师送给她们儿女狮子头钥匙链和带有宁工风景的明信片,孩子们在上面写写画画,寄托着自己的情思。顾思思的女儿写道:“我增长了许多见识,长大了也要来这里读书”。孩子们的一笔一画寄托着对妈妈母校的热爱和憧憬。携家人重返母校,印证了郭老师一直坚信的理念: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高度,更是人生的广度和温度。

结语:物微情浓处,教育有回声
这些带有温度的手作物件,被郭老师当做无价之宝珍藏。当员工将它们捧到她面前,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物件,更是无数个晨昏里郭老师的背影、答疑时的耐心、竞赛失利后的鼓励。在流水线产品泛滥的时代,这些糅合着家庭温情与个人巧思的手作物件,恰如教育本真的模样:不是标准化的知识灌输,而是用时间熬煮、以心意发酵、让情感生根的生命对话。当郭老师将胸针别在衣襟、用茶杯续上热茶,那些礼物便在日常使用中获得了第二次生命,继续讲述着教育场域里最动人的故事—原来最好的师生情,从来都藏在比语言更沉默、比仪式更真诚的生活褶皱里。
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,只有银针穿过布料的细响、墨汁渗入宣纸的纹路、金属丝在指尖弯出的弧度、刻刀刻入金石的吱吱声、结婚邀请喜帖的真情和员工发来娃娃照片的可爱—这些比语言更沉默的表达,恰是师恩最本真的模样。